GCT考试网:GCT考试辅导第一站

2009GCT语文百科知识复习要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常识

2009-08-11  16:54:36   www.gct-online.com  

分心: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它是指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定势: 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刚刚获得的经验或者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导致定势出现。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似动现象: 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或动景现象。

记忆: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环节,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 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存储时间长短不同,把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种记忆系统。

遗忘: 是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表明的规律: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较多,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对信息的保持起干扰作用的活动有两类: 前摄干扰(或前摄抑制)和倒摄干扰(或倒摄抑制)。前摄抑制: 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坎农·博德提出的“丘脑情绪理论”: 认为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沙赫特提出的“情绪的三因素学说”: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作用。阿诺德提出了情绪认知评价论。汤姆金斯提出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包括: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的水平。

气质: 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综合。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特征: 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敏捷性、情绪兴奋性、可塑性、指向性。

性格: 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的社会行为的特征,有好坏之分。

学习: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获得、消退、自发恢复、刺激泛化、刺激分化。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概念: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第一阶段: 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 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 主动对内疚(3~6岁);第四阶段: 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 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 创生对停滞(30~50岁); 第八阶段: 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以后)。

分页: 1 2 3

2013GCT备考神器 “扫一扫”加关注
微信“扫一扫”或查找账号“gctonline”一键关注CT Online微信小助手;
智能检索 无缝对接主站海量信息 人工实时在线咨询
  • GCT最新资讯
  • GCT报考指南
  • GCT考试大纲
  • GCT备考指导
  • GCT历年真题
  • GCT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GCT考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GCT考试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