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网:GCT考试辅导第一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年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2013-06-20  10:59:47   www.gct-online.com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其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硕士招生入学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生参加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命题的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考试);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程考试和专业综合测试。

一、招生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技术安全工程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共十四个领域。

二、报考条件  

我校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对于外语非“英语”的考生须向招生院系提出申请。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

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三、报名方法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 网上报名工作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报名时应严格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年工程硕士招生专业领域目录》的学院名称、专业领域名称、方向名称填写(网址:http://www.cup.edu.cn/graduate/zhaosheng/feixuelijiaoyu/gongchengshuoshi/index.htm),一旦网报成功专业领域不可更改,如未按要求填写而影响到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及录取工作的后果自负。

2. 现场确认工作

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注意事项:

1.认真核实本人信息,

2.认真核实报考学院名称、专业领域名称、方向名称,录取时不允许考生变更专业。

3.考生可于10月17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GCT考试时间及考试大纲

GCT考试时间定在2013年10月27日8:30-11:30,具体地点详见考生本人的《201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准考证》。

考试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五、专业课程考试和专业综合测试程序

1.考生资格审查材料准备

⑴对报考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的审查工作在录取前进行。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⑵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公布考生复试名单和专业课考试科目

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根据考生报名的学院、专业领域、专业方向确定。

考试成绩发布后,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201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的通知》完成专业考试申请等工作,《201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的通知》内容另行通知。

3.专业课程考试

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请参照《2013年工程硕士报考专业领域目录》、《2013年工程硕士专业考试参考书目》,考试时必须携带“GCT”准考证、身份证。考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资格审查和专业综合测试

凡参加专业课考试和专业综合测试考生必须携带以下材料:

⑴ 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下载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考生单位盖章;

⑵ 2013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下载网址:http://www.cup.edu.cn/graduate/download/);

⑶“GCT”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⑷ 向招生学院交纳考务费100元。

六、其它事宜

2013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年有效。以上报名条件如有变化,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文件为准。

七、录取与入学

⑴各专业学位不进行跨类别、跨领域调剂录取;

⑵各专业学位类别内、领域内的调剂录取工作,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

⑶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及德、智、体情况,择优录取,录取须由委托单位与我校签订协议书。

⑷ 已录取的考生凭录取通知书于2014年春季入学。

八、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1.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习期间仍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合同关系, 学制三年,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原则上应在2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按照考生来源不同,分为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A类)和脱产学习(B类)两种培养模式:

(1)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A类):考生单位与我校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可以为来自该单位的工程硕士生单独组班授课,授课方式按协议执行。

(2)脱产学习(B类):除A类考生外,其他所有录取考生必须以脱产方式进校学习,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被录取为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者,完成课程学习、各科成绩合格,可转入论文工作阶段。工程硕士一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每位研究生有两名具有副高级或以上职称的导师联合指导其论文工作,其中一名来自企业,一名来自学校。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通过论文答辩,经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十、培养费用

全部培养过程总费用:非单独组班每人1.5万,单独组班费用按协议收取。

十一、联系方式 

工程领域代码、名称 招生学院(研究院)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邮编)
085217地质工程 地球科学学院 89734902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102249)
085217地质工程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89733597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02249)
085217地质工程 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18210117563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102249)
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89733086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102249)
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89733495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102249)
0852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89734611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102249)
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89733086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石油石油工程学院(102249)
085216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学院 89733089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化工学院(102249)
085229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学院 89733089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化工学院(102249)
085201机械工程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89733495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102249)
085206动力工程 化学工程学院 89733089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化工学院(102249)
085206动力工程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89733495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102249)
085224安全工程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89733495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102249)
085210控制工程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89733597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02249)
085211计算机技术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89733597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02249)
085212软件工程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89733597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02249)
085204材料工程 理学院 89732280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理学院(102249)
085236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89733160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02249)
085239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89733160 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89733075  邮政编码:102249

 2013年工程硕士招生专业领域目录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领域代码、名称 方向名称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备注
001 地球科学学院 085217地质工程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工程 石油地质学 闭卷考试
022 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工程
005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闭卷考试
005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 闭卷考试
002 石油工程学院 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井工程综合 闭卷考试
002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综合 开卷考试
021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
004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综合 闭卷考试
002 石油工程学院 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平台工程 闭卷考试
003 化学工程学院 085216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工原理 闭卷考试
006 理学院
003 化学工程学院 085229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006 理学院
003 化学工程学院 085206动力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综合 开卷考试
004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 热力学与传热学 开卷考试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安全工程、动力工程三个专业不安排集中授课,课程安排及上课时间与在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相同,即:在校学习一年。
004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085201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原理 开卷考试
004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085224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 安全原理 开卷考试
005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210控制工程 1.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2.生产过程的模型化与仿真;3.计算机测控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开卷考试
005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21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开卷考试
08521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006 理学院 085204材料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工程基础 开卷考试
007 工商管理学院 085236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管理学 闭卷考试
085239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2013年工程硕士招生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
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第四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柳广弟主编,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前5章),陆基孟,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地球物理测井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洪有密,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油气井工程综合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6,陈庭根、管志川主编;
油气田开发工程综合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郑俊德,张洪亮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
油气储运工程综合 包括以下三本参考书: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杨筱蘅;②《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冯叔初,郭揆常;③《油库设计与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郭光臣,董文兰,张志廉
海洋平台工程 任选一本:①《海洋平台工程》陈建民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内胶印;②《海洋工程概论》
孙丽萍,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月
化工原理 任选一本:①《石油化学工程原理》,李阳初,刘雪暖;中国石化出版社;②《化工原理》(第三版),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过程机械综合 包括以下二本参考书:①《石油化工流体机械》,张湘亚,陈弘,石油大学出版社;②《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热力学与传热学 包括以下三本参考书:①《热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学学,李桂馥编;②《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沈维道等编;③《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世铭编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7版),高教教育出版社,2006,孙恒、陈作模、葛万杰编著。
安全原理 《安全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隋鹏程等编著,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2007,胡寿松主编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张海藩编
材料工程基础 《材料工程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周美玲等主编
管理学 任选一本:①《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马义飞
编著;②《管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年,马义飞、翁文先编著。

 

2013GCT备考神器 “扫一扫”加关注
微信“扫一扫”或查找账号“gctonline”一键关注CT Online微信小助手;
智能检索 无缝对接主站海量信息 人工实时在线咨询
  • GCT最新资讯
  • GCT报考指南
  • GCT考试大纲
  • GCT备考指导
  • GCT历年真题
  • GCT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GCT考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GCT考试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