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网:GCT考试辅导第一站

西安科技大学2011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2011-05-29  14:35:00   www.gct-online.com  

2011年我校计划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领域有: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与实践,主要掌握相关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为政府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培养和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报考条件

1.报考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报考其他工程领域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二、报名办法及时间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1日-14日。所有考生均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www.chinadegrees.cn或www.cdgdc.edu.cn),按提示提交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电子照片标准见附件),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

2.现场报名。现场报名确认时间为7月15日-18日。考生按规定时间到当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指定的现场报名点进行报名信息确认工作。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供现场确认点工作人员审验,同时现场打印相关表格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只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缴费及确认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可参照附件-基本操作流程)

报考我校的四川地区考生现场报名确认地点在西南科技大学校本部行政办公楼6楼研究生部;报考我校的省外考生可在考生工作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指定地点现场确认、考试。

三、资格审查

报考资格审查由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组织进行。

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进行资格审查。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

1.考试科目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全国联考,其试卷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外国语运用能力,每部分100分,满分400分,考试时间3小时,每部分45分钟。

“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二阶段:由考生本人持符合我校当年录取分数线的“GCT”成绩,参加由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笔试)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面试)。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参考书籍可咨询相关领域所属学院。

2.考试时间

第一阶段全国联考时间:2011年10月30日。第二阶段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五、录取工作

学校将根据生源及考试情况,在国家相关文件指导下自行划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录取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备案。

未达到录取标准者,可以随班进修课程,允许在课程进修期间再次参加相应入学考试,考试合格者,可继续按工程硕士培养。

六、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采取非全日制(不脱产)的培养方式,主要利用节假日或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学习。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2.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5年内申请学位,逾期不再受理)。

3.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且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七、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2.4万元(包括课程学习、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费),可按学年分两次交清。教材费按实收取。(学费标准若有调整,以四川省物价部门批复为准)

八、各领域联系方式

工程领域名称 所在学院 联系电话 联系人  
控制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0816-6089330 王老师

吴老师

 
电子与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6-6089362 罗老师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6-2419126 付老师  
化学工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6-6089534 李老师
地质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 0816-6089438 彭老师  
环境工程  
矿业工程  
安全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0816-2419253 李老师

张老师

机械工程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6-6089686 刘老师  

注:以上内容若有调整,以当年国家文件为准

研究生部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816-6089111 联系人:何老师

电邮:zyxw@swust.edu.cn

网址:http://www.gd.swust.edu.cn

通信地址: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专业学位办公室   邮编: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简介:

1.控制工程

控制工程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设备制造及生产、工程施工、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控制系统设备的设计、研发、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运用及开发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02管理工程与企业信息化;03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5无线测控及无线通信技术;06先进制造与CAD技术;07自动检测与智能仪表;08现代电子系统设计;09网络集成技术。

三、主要课程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最优估计理论和系统辨识、系统工程、现代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控制工程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可在设备制造及生产,工程施工及生产,经济、金融、社会系统,航空、航天、化工、交通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的行业从事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工作

2.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应用领域。电子技术旨在利用微电子学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器件、电路设计、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应用技术问题,信息技术旨在解决信息传送、信息处理以及信号检测等涉及的工程应用问题。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的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电路系统设计技术;02互补结构网络设计技术;03网络化测控技术;04短距离无线宽带网络技术;05基于FPGA与DSP的系统设计。

三、主要课程

通信理论与基础、计算机网络、信息论与编码、现代数字系统设计、随机过程、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该专业直接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管理和应用人才,可以在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及其设备,广播电视系统与设备,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系统,电子、光子及光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电子材料与纳米材料等行业得以应用。

3.集成电路工程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02 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方向;03 MEMS建模、优化与控制技术;04基于FPGA的SOPC嵌入式系统设计;05高端FPGA的DSP综合系统设计;06 IP Core复用技术和设计验证。

三、主要课程

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制造技术与工艺、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现代数字系统设计、RF集成电路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等,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该专业直接为企业培养高层次集成电路工程管理和应用人才,可在仪器仪表、汽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元器件、兵器工程、航天工程、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等行业从事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工艺与制造,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集成电路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管理等工作。

4.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支撑技术,主要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以及计算机工程原则与方法,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计算机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我校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是致力于服务企业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开发,目前在嵌入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知识工程与企业信息化等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和相关行业领域知识,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性的学术修养,具有从事大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发、设计、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计算机网络技术;02知识工程技术与企业信息化;03嵌入式系统;04信息安全技术;05机器视觉技术;06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07数字媒体技术。

三、主要课程

知识工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图形学&CAD、软件需求、嵌入式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信息系统安全、数据挖掘、网络计算,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计算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员,可在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组织等相关工作。

5.材料工程

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质。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可分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可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等相关领域中从事生产、管理、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无机非金属材料;02高分子材料工程;03纳米技术及材料;04电子材料、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05环境友好材料;06复合材料;07金属材料;08材料设备及计算机应用;09材料市场规划与营销;10生物质材料;11核废物处理处置材料。

三、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反应工程学、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可在材料相关的研究院所、生产企业等从事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材料相关的分析检测、工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工作,或者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6.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它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熟悉化学工程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进行化学工程领域技术开发的能力和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具备独立担负化学工程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精细化工工艺;02应用电化学与电解;03化学工程与工艺;04生物质衍生物及应用;05有机合成与工艺;06生物化工;07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08化工技术经济;09现代化工企业经营管理;10中药材资源利用与加工;11发酵工程;12药品GMP生产与质量工程;13农副产品利用与加工;14植物快繁与工厂化;15环境化学工程;16新能源化工。

三、主要课程

高等分离工程、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过程系统工程、化工技术进展、生物化学工程、精细化学品化学、高级生物化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学、食品应用化学,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学生可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化工行业,从事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设备强化、技术改造、质量检测、分析测试、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工作。

7.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工程勘察、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一、培养目标

为我国地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地质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资源地质;02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03工程地质;04环境地质;05地质灾害与防治;06国土资源经济;07地质勘察信息技术与方法;08矿山地质。

三、主要课程

高等工程数学、高级构造地质学、现代勘查技术与方法、现代成矿理论、高等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岩土工程设计、现代矿床学研究方法,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该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注重加强工程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地质调查、工程勘察、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岩土工程及其相关的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8.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环境工程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实现废物资源化,恢复重建优化生态环境功能,改善人类生活及生产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能紧密联系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工程实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污染控制工程(含水、气、固及物理性污染);02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03环境规划与管理;04环境生物工程;05生态恢复与重建;06农田环境与粮食安全;07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08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09环境生理生态;10城市污水处理工程;11农村乡镇点面污染控制与修复;12大中型养殖场污染控制与治理;13食品加工污染与控制。

三、主要课程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水污染控制原理与工艺,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可在水污染控制与净水技术及工程,大气污染控制与废气净化技术与工程,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物理性污染(含噪声、电磁波、光、放射性等)控制和防治技术等行业,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技术改造,环境污染监测及质量评价,污染控制理论、技术及设备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及生态恢复技术等工作。

9.矿业工程

矿业工程是研究自然矿产资源的开采、矿物分选加工的工程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领域,分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其工程对象均为力学性质复杂的非均质、非连续性岩体。

一、培养目标

培养矿业工程领域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采矿技术及工程;02爆破工程;03岩石力学与工程;04矿山系统工程;05矿山安全技术;06数字矿山;07放矿理论及其应用;08矿物加工工程;09矿山测量;10矿山企业管理;11地下工程稳定性及其支护技术;12矿山环境保护;13非金属矿深加工;14矿产资源综合利用;15矿业废物处理工程;16生物冶金工程

三、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高等采矿学、采矿系统工程、矿山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胶体与表面化学、流体力学、矿物破粉碎工程、高等选矿学、矿石学,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可以在矿山设备和生产系统、地下建设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矿山安全、矿山环境保护、矿物加工利用和矿山管理等行业,从事矿山开采技术理论、工艺和流程研究,矿山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矿山作业安全监测与防护,矿山环境管理和整治、矿业管理等工作。

10.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了解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应急、火灾与爆炸、核与辐射安全、交通安全、国境检验与检疫安全、卫生防疫安全、食品加工安全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估;02建设工程安全技术;03矿山安全;04工程爆破及安全技术;05安全检测与监控;06消防安全;07防灾减灾技术;08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09核废物处理处置与环境安全;10交通安全;11安全防疫;12食品安全管理;13粮食安全管理;14医药卫生安全;15基因安全与评价。

三、主要课程

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燃烧与爆炸、安全监测监控原理与应用、交通安全技术、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现代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进展,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直接为政府部门、工矿企业、安全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可以在公共安全、动力制造、矿产开采、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林业、火灾与消防、食品制造等行业,从事安全规划与设计、安全评价、安全监管、公共安全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等相关工作。

11.建筑与土木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和系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在相应工程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的技术或管理工作者。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结构工程(含道路交通);02建设工程经济与管理;03城乡规划;04建筑学;05市政工程;06智能楼宇。

三、主要课程

现代工程结构、现代管理理论、混凝土结构理论、人工环境学、工程经济学、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工程结构改造与加固、城市历史与理论、现代建筑理论、现代建筑创作理论,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适用于企事业单位高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与装饰、桥梁与隧道、建筑材料、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等行业,从事城市和村镇规划,建筑与结构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桥梁、道路与隧道工程设计,地下与水工结构设计及其勘测、施工、维护等相关工作。

12.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渗透,本领域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的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02表面工程;03电液传动与控制;04机械理论设计方法;05工业工程;06工业设计;07工业机器人与应用;08特种机器人技术。

三、主要课程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数字仿真与实践、工程研究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应用,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机械工程直接为企业培养机械装备设计、生产制造、设备使用及维修等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可在工程施工机械生产,材料、化工等专用生产设备生产,运输车辆及物流系统,农业机械生产等行业,从事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机械设备的制造及管理等工作。

13. 工业设计工程(2012年开始招生)

工业设计工程是研究和实施工业产品的美学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的工程技术领域。工业设计工程对科技、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创新型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对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工业文明的健康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工业设计工程领域,胜任科学艺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新技术推广、培训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且理论能紧密联系设计工程实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01产品设计;02环境艺术设计;03传播设计工程;04装饰设计工程;05城市设计;06建筑设计。

三、主要课程

现代设计技术、景观建筑与城市形象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企业管理、生态学,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四、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可在电子、轻纺、传播、建筑、机电、医疗、环境、园林、规划、化工、交通工具等行业,从事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与应用(包括管理)等工作。

2013GCT备考神器 “扫一扫”加关注
微信“扫一扫”或查找账号“gctonline”一键关注CT Online微信小助手;
智能检索 无缝对接主站海量信息 人工实时在线咨询
  • GCT最新资讯
  • GCT报考指南
  • GCT考试大纲
  • GCT备考指导
  • GCT历年真题
  • GCT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GCT考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GCT考试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