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网:GCT考试辅导第一站

成都体育学院2012在职体育硕士招生简章

2012-06-22  14:12:14   www.gct-online.com  

学校概况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其前身系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2010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中外闻名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教学科研、训练场馆、实验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图书馆藏书91万余册,并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

70年来,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3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30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正副高级职称231人,中级职称253人,国际、国家级裁判98人,国际、国家级运动健将86人。

学校设有8系2部1所2校共13个教学单位,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15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及理学6大学科门类,是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学校现有4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3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省、学校三级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体系。

学校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已取得显著成绩。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近年来,我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256枚、银牌203枚、铜牌178枚。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校师生夺得女子帆板金牌1枚,艺术体操、女子曲棍球银牌3枚,女子划艇第4名和女子水球第5名的优异成绩。我校艺术体操队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授予“2008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2009年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女子水球比赛2枚金牌;2010年获得亚运会女子水球金牌;2011年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3枚金牌、女子水球1枚金牌。

学校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类别

学位类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性体育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体育硕士。

修业年限:两年半。

招生计划:70

报考办法

一、报名条件:

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专科毕业考生录取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

二、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1、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进行注册,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采用护照证件照片标准),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考生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应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

2、现场确认: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指定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并缴纳报名考试费。

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考生报名信息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二)报名证件要求与预报名

根据学位办[2012]28号和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50号文件要求,参加此次考试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含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报名,其他人员须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报名。

由于证件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在现场确认时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见学位中心[2012]50号文附件6),并于10月10日至11日持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到本人考试所在地点修改信息。届时未兑现承诺的,将无法下载准考证,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三、准考证下载与打印

10月17日起,教育部学位中心将在学位网信息平台上开通2012年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准考证下载功能。请考生自行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和打印准考证供本人考试时使用。考生打印出来的准考证不再加盖省学位办公章

四、考试科目及地点

1、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全国联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含体育综合、英语)。(参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

(2)、复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初试地点:

按《准考证》规定的地点进行初试。

五、资格审查

按照学位办[2012] 28号文件精神,考试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后交回我校研究生部。

六、录取工作

录取分数线由我院按照国家规定自行划定,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七、关于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

(一)招生对象:

1、2000年以后获得全国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集体项目必须是主力队员)、获得运动健将(武英级)称号的运动员,全国比赛仅限全运会、各单项全国联赛或全国锦标赛;

2、国家级教练员;

3、国际级裁判员。

运动项目仅限全运会设项项目。

(二)录取办法:符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条件的考生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以后,由我院将拟招收的考生名单报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经审核后,单独录取。

八、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授予学位

1、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2年半—4年。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均由学生所在单位负担。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授课方式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3、修满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咨询电话:028-85096075

2013GCT备考神器 “扫一扫”加关注
微信“扫一扫”或查找账号“gctonline”一键关注CT Online微信小助手;
智能检索 无缝对接主站海量信息 人工实时在线咨询
  • GCT最新资讯
  • GCT报考指南
  • GCT考试大纲
  • GCT备考指导
  • GCT历年真题
  • GCT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GCT考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GCT考试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