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网:GCT考试辅导第一站

重庆交通大学2011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2011-06-06  15:50:14   www.gct-online.com  

我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具有“材料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我校2011年度将在上述8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自行确定。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该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报考要求

(一)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二)报名方法

1.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7月1~14日网上报名,15~18日现场确认) 。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在7月15日至18日期间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

7月15日至18日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三)资格审查

1.对考生是否符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录取条件的审查,由我校自行组织,原则上安排在录取前(12月下旬)进行。

2.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我校研究生部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3.资格审查时,考生须交以下材料:①报考资格审查表一份;②身份证原件并交复印件一份;③学士学位证书(或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并交复印件一份。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一)考试科目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

2.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学校自行组织)。

(二)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

1.所有考生应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GCT”合格分数线。

2.“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

3.“GCT”的命题及阅卷工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

第二阶段

1.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到我校申请参加综合测试。我校根据考生的“GCT”成绩和综合测试结果决定录取名单。综合测试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

2.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所有考生需填写《2011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届时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jszs.cqjtu.edu.cn下载),并在二阶段报名时与其它材料一并交到我校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

(三)考试时间及地点

2011年全国工程硕士联考时间为10月29~30日,“GCT”考试具体时间和地点见准考证。

综合测试(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工作安排在联考之后进行,考试时间、地点、科目及其它注意事项将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jszs.cqjtu.edu.cn通知考生,考试工作预计将于2011年12月底全部结束。

四、录取标准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学校自行划定。我校将根据考生两阶段考试的成绩,择优录取工程硕士生。

五、培养方式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培养期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学员在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到学校本部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

六、学位授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后,由我校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目录

招生单位

代码、名称

招生领域

代码、名称

研  究  方  向 综合测试科目 考试参考书目 所在学院、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430105

材料工程

1.高性能筑路材料

2.工程结构材料

3.无机非金属材料

4.材料表面工程

5.工程复合材料

建筑材料

工程材料

(任选一门)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工程材料》,刘新佳,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年

土木学院

周老师

023-62652701

430114

建筑与

土木工程

1.桥梁与隧道工程

2.结构工程

3.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4.材料学

建筑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430115

水利工程

1.港口及航道工程

2.水工结构与基础

3.水利水电工程

4.水利水运工程规划与管理

基础工程

河流动力学

(任选一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赵明阶,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

《河流动力学概论》, 邵学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河海学院

张老师

023-62652594

430123

交通运输

工程

1.道路与铁道工程

2.交通工程及控制

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5.工程管理

6.交通运输经济

道路工程

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运用工程

交通工程导论

物流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任选一门)

《道路工程》,凌天清,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电工学》上下册(第六版), 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 清华大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交通工程导论》李淑庆,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

《现代物流管理》钱廷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方运输经济学》(第二版),荣朝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交通运输学院

于老师

023-62651921

430140

项目管理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

2.技术开发项目管理

3.工程物流项目管理

4.资源组织与利用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成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管理学院

杜老师

023-62652486

430141

物流工程

1.区域物流规划与设计

2.货运场站与物流配送中心规

   划与运作管理

3.港区物流规划与运作管理

4.物流信息与技术装备工程

5.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学 《物流学》,张卫星,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0137

工业工程

1.交通建设集成化系统管理

2.企业运作管理与流程再造

3.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管理学 《管理学》,刑以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30102

机械工程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2. 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化;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

4.物流系统动态优化与仿真;

5.工程机械系统优化及智能化 技术;

6.交通运输装备节能减排技术。

机械制造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任选一门)

《机械制造基础》,京玉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张志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王老师

023-62789103

2013GCT备考神器 “扫一扫”加关注
微信“扫一扫”或查找账号“gctonline”一键关注CT Online微信小助手;
智能检索 无缝对接主站海量信息 人工实时在线咨询
  • GCT最新资讯
  • GCT报考指南
  • GCT考试大纲
  • GCT备考指导
  • GCT历年真题
  • GCT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GCT考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GCT考试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